多年来,南通律师行业中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律师们,始终立足法律视角,聚焦民生关切,围绕地方经济提质、社会治理优化、文化繁荣兴盛等领域,建真言、献实策,展现了律师委员、律师代表的责任担当与时代风采。
为呈现南通律师在参政议政工作中的积极作为与贡献,记录他们履职建言的点滴历程,南通市律师协会参政议政委员会与对外宣传委员会即日起联合推出“南通参政议政律师风采”系列专栏,向社会传递南通律师的专业声音与法治力量。
杨海燕,北京市炜衡(南通)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现任江苏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曾任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大法制专业组成员、南通市十一届、十二届和十三届人大代表、南通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组成员,所率团队入选江苏省司法厅立法专业团队,2021年被司法部嘉奖为“全国优秀律师”。她是留英归来的法学硕士,也是扎根江苏的一级律师,她的参政议政之路,已走过二十八个春秋。
初心如磐:以专业诠释法治深度
晨光透过律所的百叶窗,洒在堆满案卷的办公桌上。杨海燕律师正在仔细标注一份即将提交的提案督办意见,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二十八载不变的初心。她的身影穿梭在调研现场、立法会议室和基层社区,将国际视野融入江苏法治实践的每一步。
建言有声:以实效回应民生关切
“这个问题我在社区走访时深有体会......”在省人大会议现场,杨海燕的发言总是带着一线的温度。五年来,她提交的十多件议案与建议,每一件都凝聚着扎实的调研基础。从物业服务监管到人民调解立法,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真实诉求。2014年,她领衔提出的《江苏省人民调解条例》立法议案,在次年就被列入省人大立法规划。当看到条例正式实施那天,社区调解员脸上绽放的笑容,她说:“这就是立法工作最动人的画面。”
视野开阔:以远见推动制度创新
调研路上,她与外卖骑手并肩而坐,倾听他们的权益诉求;座谈会上,她为失能老人发声,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普及和宣传。作为省政协委员,她的目光始终聚焦时代前沿。六份提案中五份被立案采纳,八篇社情民意信息获上级采用,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她无数次深入基层的身影和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
字句见章:以严谨守护立法品质
《南通市濠河风景名胜区条例》审议现场,她执着地为一个用词反复推敲。“‘公布’改为‘公开’,虽是一字之差,却关乎公众的理解和权利的实现。”她耐心解释着修改建议的法律意义。最终,她的专业意见被采纳,这也成为她履职路上又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在她看来,立法的温度,正是体现在这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之中。
步履不停:以行动诠释法治精神
2025年国庆前夕,杨海燕依然忙碌在参政议政的第一线。律所的办公室里,提案手稿与法律典籍相映成趣;参政议政的舞台上,专业见解与民生关怀相得益彰。二十八年来,她用一个个扎实的议案、一次次认真的履职,让法治中国的梦想照进现实。
夕阳西下,杨海燕整理好当天的调研笔记,准备迎接下一个履职的清晨。法治的道路很长,但她相信,只要脚步不停,温度不减,法治的阳光必将照亮更多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