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如东县司法局围绕企业海外发展需求,聚焦人才培养、需求对接、部门联动等重点,着力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三度”,护航企业平稳“出海”。
汇聚人才,提升服务专业度
县司法局采用“课堂+实践”的培养模式,将省律协跨境贸易法律专家“请进来”,为全体律师开展“涉外法律服务实务”培训,拓展服务视野。组织律师“走出去”,积极参加省、市律协组织的“东盟经贸合作与投资机遇”交流会,到有涉外业务专长的律师事务所实地交流,学习涉外法律风险应对策略。组建涉外法律服务队伍,通过组队学习交流,研究典型案例,分析研判企业在涉外贸易、对外投资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围绕合同签订、履约风险、款项回收等内容编写法务讲座课件,研发涉外法律服务产品。积极搭建律师涉外法律服务实践平台,对接有涉外职能的部门、有涉外业务的企业,组织律师交流座谈,研究服务需求,在实践中切实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
强化对接,提升服务精准度
为精准对接企业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县司法局在产业聚集区设立“法务港”,落实服务流程机制,形成服务闭环。通过企业服务平台向辖区内企业发放《涉外法律服务需求表》,向企业公布服务内容,联合镇区研判服务方式,向县律师协会推送服务需求。律师协会指派涉外法律服务团队,通过集中送法、个性化上门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县律师协会开设2次涉外贸易风险防范法务讲座,吸引240余家企业参加,讲座为企业提供合同签订、争议解决、国际诈骗防范应对等方面的辅导,助力企业防范风险。
多维联动,提升服务黏合度
县司法局积极整合资源,联动有涉外职能的部门,合力拓展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强化构建涉外法律服务链要素体系。今年以来,县司法局联合如东海关、如东海事等部门走进风电、食品、生命健康、半导体等产业链优势企业,集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法律咨询、合同审核、进出口业务指导、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等活动13次。县司法局在了解到某食品加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产生争议,对出口货物质量、货款支付等依然存在疑虑的情况下,联合如东海关共同上门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就出口商品标准、争议发生后的处置给出建议,并开展相关培训,帮助企业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企业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