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律师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 律师风采
律师风采 Lawyer style
青年风采 丨 青春向北 法润北疆——南通青年律师唐韵的西部淬炼记
来源:南通律师协会更新时间:2025/06/27阅读次数:

2024年8月,司法部会同全国律协启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首批近300名青年律师分赴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69个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开展工作。其中,江苏慧眼律师事务所唐韵律师赴内蒙古开展锻炼服务。

唐韵,一名90后女律师,奔赴祖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她以“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为实践,书写着对“青年何谓”“青春何为”的深刻回答,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法治力量,温情传递

初抵乌拉特中旗,挑战便接踵而至。一位蒙古族当事人前来咨询,神情焦急,手中紧攥着一张蒙文欠条。面对受援人无助的眼神,唐韵深感责任重大。由于言语不通,她迅速辗转联系单位其他部门的同事协助翻译,终于厘清案情,为当事人详细解答了法律问题,并代书了诉状。

一次紧急任务突至:原承办律师在外地无法出庭。唐韵一接到指派后,立刻投入案件研究,联系当事人沟通案情。她连夜检索相关判例与法规,梳理支持诉求的依据,直至凌晨三点完成庭前准备。最终,她成功帮助一位已过退休年龄却从未缴纳养老保险也未享受退休待遇的劳动者,确认了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并为其争取到了应得的工伤赔偿。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家暴受害妇女等群体,她主动协调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提供法律服务。对于行动不便者,她与法援中心同事主动上门办理援助手续、签署委托代理协议、了解案情,免去受援人奔波之苦,让法治关怀触手可及。

扎根一线,践行初心

唐韵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近一年来,她累计接待来访群众200余人次,解答涉及婚姻家庭、土地纠纷、劳动争议等法律咨询300余件,代写法律文书30余份,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5起,力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显温度”。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件,为受援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让“法治温度”可感可触。

微信图片_2025-08-01_165726_482.jpg

图丨唐韵在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她积极践行“普法先行、预防为主”理念。结合“宪法宣传周”“民法典进乡村”等活动,参与法治讲座、“3·15法律赶集”等宣传10场次,覆盖群众千余人,发放普法资料千余份。针对农村高发的赡养纠纷、电信诈骗等问题,她与法援中心同事多次深入乌拉特中旗养老院,为老人们解答法律问题,举办专场普法活动,重点讲解反诈知识并发放普法宣传手册,提升了当地老年群体的防诈意识。

微信图片_2025-08-01_165731_173.jpg

图丨唐韵参加执法卷宗评查活动

立足基层治理法治化需求,她协助政府审查涉及协作服务、草场纠纷等领域的合同10份,提出的法律风险意见多次被采纳;参与政府决策会议,就过期土地证收回程序的合法性提供法律意见并被采纳;参与年度执法卷宗评查活动,向执法机关提出改进建议;为嘎查(“嘎查”系蒙古语,汉译为“村”的意思)政府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供法律意见与解决方案;撰写法治宣传稿件3篇,助力营造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

淬炼成长,青春闪光

行动是最有效的磨砺,西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成为了唐韵成长的沃土。

4312.jpg

图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

“一年基层行,一生法治情”,这段宝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越是偏远之地,越需要法治阳光的照耀;越是困难群众,越需要法律服务的守护。面对缺少对方当事人身份信息或证据不足的案件,她与法援中心同事积极联动村委会、司法所,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寻求务实解决方案。

一年间,她推动解决了多起棘手的草场权属纠纷,见证了基层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的显著成效,这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扎实进展让她更加笃信:打通法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需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化解民忧,用担当守护公正。她的青春,在祖国北疆的法治实践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