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律师紧跟人工智能浪潮,提升法律服务效率与质量,2月23日下午,“江海智汇·AI赋能”人工智能工具实战培训成功举办,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培训报名推文发布后迅速引发关注,开放名额几近秒空。本次培训由南通市律师协会主办,南通市律师协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炜衡(南通)律师事务所承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市委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张帅出席活动。
张帅表示,此次培训是南通律师行业以AI为笔,饱蘸创新与发展的浓墨,描绘行业未来发展宏伟蓝图的“起笔之势”。他指出,要深刻洞察挑战与机遇,AI科技赋能正改变着整个法律服务领域的组织架构和发展模式,需要正视法律科技的发展,主动构建“法律+技术”复合能力;要科学把握应变与坚守,警惕“技术万能”误区,持续深耕法律功底,聚焦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和高附加值领域,强化庭审辩论、调解谈判、复杂问题解决等核心能力培养;要积极推动共生与共荣,结合南通律师行业实际和律所现实条件,深化科技与法律的融合发展、双向赋能,同时对AI衍生出的风险做到未雨绸缪。
此次培训课程体现“理论+实操”双轮驱动理念,北京德恒(无锡)律师事务所两位资深合伙人联袂授课,系统解构AI在法律服务中的应用场景。区别于传统理论培训,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全员实操”环节。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参训律师使用自带设备在AI平台完成从基础检索到智能体搭建的全流程实践。
俞冬梅律师开启首场《律师使用AI指南——四大板块全解析》专题讲座。通过现场实时演示,生动展示了AI在法律文书生成、案例检索分析、合同智能审查、办案流程优化等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陆凌燕律师带来的《律师使用AI指南——智能体漫谈》,现场演示了如何构建法律专业智能体。“想象一下,每位律师都能拥有专属的数字助手,这是法律服务个性化的革命性突破。”
这场聚焦法律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培训,全市共有230名执业律师及61名两公律师共同参与。此次培训标志着南通法律服务业正式迈入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新阶段,不仅拓宽了律师们的视野,更为未来法律服务工作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助力南通律师群体以开放姿态迎接科技浪潮,用智慧与创新书写法治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