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我照例在家中掸尘。
掸尘是我们海安的方言,民间俗称扫尘,说白了,就是年底大扫除。
扫尘的传统风俗,由来已久。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据《吕氏春秋》中说,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特别的是,掸尘时要用稻草和一根比人的身高还长的木棍扎成长扫把,将房子屋梁上、墙角的灰尘和蜘蛛网等脏东西打扫干净。然后把那些稻草留着,等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后,再将其点燃,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中华民族一种辟邪除灾的美好寓意。
小学开始,我们便在家长的要求下参加掸尘,开始是端端接接,后来是抹抹擦擦。大人们则用竹杆绑上竹枝,清扫屋顶大樑、墙壁上的尘垢蛛网,完后将绑好的竹枝缷下,除夕晚饭后再点火烧掉。凝望着跳跃的火苗,这也是我们儿时的快乐时刻。
长大了,我们就成了掸尘的主力。工作后,年假回家,往往是一个人上窜下跳,打扫除、贴对联、贴年画,基本一气呵成。
时代发展了,现在人们多会请家政公司进行保洁。而我可能因为年龄的原因,还是喜欢亲力亲为。
掸尘是一个脏活、累活,也是个细活。一场下来,往往是灰头土脸、腰酸背疼。然而,当看到整洁的地面、光鲜的家居,我的心情又是愉悦的。
是呀,把灰尘都打扫完,就会心旷神怡。然而,心灵的房间不打扫也会积满污垢。蒙尘的心,就会变得灰暗迷茫,负面情绪即会油然面生。我们或会看不到希望,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消极看待,充满敌意,生活和工作会充满阴暗。我们的前进步伐或会被迟滞,我们的人生或会被引入歧途。
伟人毛泽东同志有一句经典名言“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正如地上的灰尘。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面对不时困扰的负面情绪,我们当然有能力坦然、从容的面对,去释化、去排解、去清理,去做生活的强者!
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在的诚信。所谓天使与魔鬼,往往一念之间。面对困难,你是灰心还是坚强;面对别人的成功,你是嫉妒还是欣赏……。一心向善,是我们向上的精神力量,而不忘初心,则我们坚持信念的定神金针。
固守信念,不仅可以抵御负面情绪的侵袭,或许还可以转换负面情绪。
村上春树说:无论如何,人们总要在乌云的周围寻索着浪漫的微光活下去。
当负面情绪来袭时,我们或许会感到烦躁、沮丧、无助,有时会甚至觉得被烦恼包围。这时,我们可以选择运动,可以听听音乐,还可以阅读,可以缅怀先烈……。
自省为清理心灵尘埃的独有路径。
慎独自律,修己安人贯穿于人生的始终。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佛家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知人很难,知事也难,知理更难。但最重要的,人要知道自己,才能改进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智慧就是自知知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始终不忘党的性质宗旨,勇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意志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就能够形成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
人们都希望成为人生的慧者。而 “慧”字,表示的不是心里装的东西越丰富越智慧,而是要将心灵打扫干净。
面对使命,朋友,请时时给心灵掸掸尘,丢掉过去,轻盈前行,去拥抱美丽的明天吧!